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防骗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依托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发挥高校法学专业资源优势,组织志愿者走进哈尔滨第八十六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反诈普法课堂,为校园注入法治暖意。
课堂上,志愿者们摒弃枯燥的法条讲解,用童趣化语言将常见骗局拆解为孩子们易懂的生活场景。针对“陌生电话索要家长姓名、银行卡号”、“路边‘免费送玩具’需扫码填信息”等高频诈骗套路以及儿童辨认能力不足等特点,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总结了“三不原则”——不轻易透露信息、不贪图小便宜、不擅自做决定,并设计模拟诈骗场景提问,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中快速掌握识别骗局、及时求助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反诈意识。

本次普法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现实诈骗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其应对能力,护航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之路。未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持续推进“普法进校园”活动,联合学校、家庭构建反诈防护网,让法治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