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院新闻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院庆专栏 | 下载专区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诵读忆初心,红心向党记使命”百名党员党史诵读接力活动(三十五)
2021-06-19 17:08  

诵读人介绍



曹博旭


中共预备党员

现任黑龙江大学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

2019级法学2班学习委员

法学院第二十一届新世纪杯辩论赛最佳辩手

2019“我的母校我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19-2020学年校优秀团员

2019年获校二等新生奖学金

2019-2020年获校三等综合奖学金

2020年获“阿城区优秀志愿者”称号

诵读文稿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音频:00:00/04:59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呈现出人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番景象,面对残酷的现实,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不甘于失败。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陷入困境。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满怀着对实行议会制的真诚和期望而奔走呼号,惨遭北洋军阀的卑鄙暗杀。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等,换来的是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这样那样的救国方案都试过了,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在中国的先进分子中,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1915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也发生过片面性的缺点,夸大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甚至把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但在此时的欧美,资本主义文明的缺陷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明显暴露出来。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这就逐渐引起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和批判。正是这种怀疑和批判,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出现一个新的远为壮大的阵营。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不可避免。这场革命以1919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  5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文字 | 院团委

排版 | 院团委

编辑 | 刘春龙 李悰

责任编辑 | 王业超 王志伟

审核 |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新媒体中心

(法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电话:0451-8660 8121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网络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