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院新闻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院庆专栏 | 下载专区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法学院师生集体观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2021-09-26 00:05  

2021年9月25日下午14时,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组织同学们集体观看由人民网推出的“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一起聆听奥运健儿的故事、一个关于他们的青春、勇气和理想的故事、一个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的故事。在短短五十分钟里同学们获益匪浅。


不断攀升的奖牌榜背后,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苦行僧式的修炼,是对战术、技术动作一遍遍地精准计算研习,只为升起国旗、奏响国歌的那一刻。在干事创业的“赛场”上,党员干部也要起而行之、奋勇争先,悟出属于自己的摘“金”之道,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干部。

做跟党走的“排头兵”,摘碧血丹心之“金”。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从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到许海峰一声枪响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到今天中国在国际奥运会上地位的举足轻重,这些伟大历史成就的取得是与奥运健儿的碧血丹心分不开的。回首百年,我们党在惊涛骇浪中启航,在摸爬滚打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历经沧桑依旧风华正茂,饱受风雨依然保持年轻,其坚韧力量来自于无数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新阶段,放眼新征程,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保持“满格”状态,始终做到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可动摇。将对党忠诚转化为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工作的积极作为,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系,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添砖加瓦。

——王京


“初心不改”方为坚韧。东京奥运会举重赛场上,一颗“爆炸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来自中国的举重运动员侯志慧上台,抓住杠铃,吸气,抓举,挺举,成功!六次杠铃的举起一气呵成,全部成功,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一枚金牌。殊不知,成功的背后包含多少艰辛。5年前的2016年奥运会,因伤病被换下的她伤心不已,可“小猴子”没有放弃,在5年的备战时间里,凭借顽强且强大的坚韧之心守护着夺冠的初心,5年来每一天坚持训练终成奥运赛场上最后的王者。青年党员要学习她的坚韧坚守,树立起坚持、不放弃的能力,这样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挫折,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往无前”方为坚韧。“00后”小将杨倩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首枚金牌,在比赛的最后角逐中,还处于落后的杨倩展现了超出她年龄的稳定,一枪终结了比赛。这何尝不是一种坚韧呢!比赛过程中,结果瞬息万变,稳健的心态至关重要,不少运动员因为心态崩溃而发挥失常甚至放弃比赛,拥有坚持稳健的心态可见一斑。青年党员干部尤其要学习这种坚持稳健的心态,活泛、创新点多是青年党员干部的优秀特质,而急躁不踏实也是青年党员的特质,如何做到踏实稳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青年党员干部必不可少的课题之一。

“奥运”的背后是坚韧。其实在奥运期间,不止中国代表团,还有许许多多的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他们的拼搏精神、坚韧精神令人动容。在女子55公斤举重决赛,菲律宾老将迪亚兹最后突破自我,刷新了自身最高成绩6公斤,赛场上憋红了脸咬住牙,举起的不是简单的杠铃,而是参加四次奥运的最后的答谢。奥运健儿们的坚韧是非常值得党员学习和借鉴的,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是一种坚韧,赛场上稳健的心态是一种坚韧,永远有一颗奥运的心也是一种坚韧。共产党员作为一支先锋队,需要从奥运中学习到坚韧的品格,从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做到坚持坚守,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保持坚韧坚守。

——秦佳裕


无论是前段时间刚结束的,在日本举办的2021年奥运会,还是最近正在举办的全运会,咱们的运动员都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每一场比赛,还有许多运动员更是圈粉无数。一枚枚奖牌被他们拿下,表面是站在领奖台上的欢呼雀跃,但赢得奖牌的背后却是一次次训练、一次次接近完美。

东京奥运会上的小将杨倩凭着超强的“大心脏”为中国拿下首金。三十岁的老将谌龙、马龙等人依然在赛场上拼搏。从他们身上都彰显出“中国精神”,敢拼,就能创造奇迹。

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要学习这种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用我们的行动创造更加令人震撼的“中国奇迹”!

“豪情涌动处,扬帆正当时”作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应当发扬奥运精神,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不屈不挠、坚韧刚强,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许文慧

(法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电话:0451-8660 8121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网络建设管理中心